第53章 屠龙(十一)-《重生之似水流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张瑞麟真受不了年轻人这一套,“是商界同仁。”
    拿过本子,眉头微皱,“那我就…送你四个字吧!”
    “知行合一!”
    三个人,三句寄语,都是好话,但也都包含着两层意思。
    第一,都不太喜欢齐磊的行事风格,尤其是在畅想这件事上。
    勾结德盛,背后使阴招儿,插手畅想,这是三人不认同的。
    要说,这些商界手段无可厚非,成王败寇嘛!
    可是得有底限,尤其是对畅想这样的企业。
    要知道,柳教父不是白叫的,至少在这个年代,他的那些破事儿没爆出来,他依旧是中国企业家的标杆儿。
    畅想刚刚放弃技术路线也没几年,南老留下的技术遗产也还是很牛叉的。
    所以,大伙儿其实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。
    这就好比,一个老牌王者被一个小年轻儿三拳两脚的逼到了墙角,虽然还没败,但也足以让人唏嘘。
    所以,他们也是在给齐磊提个醒,别做的太过了。
    第二,则真的是寄语!!
    这三位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家的良心了,而且目光高远。
    能看到齐磊这样的年轻人起势,其实是心里高兴的。
    只是,在他们看来,毕竟还年轻,做事没轻重,这都是可以原谅的。
    只要他将来走正道,能真的去践行他那三句话,当然是最好的。
    所以,这段寄语也是期望。
    只可惜,在他们看着,小齐总好像不太当回事儿。
    三句话都端详了一阵,表情甚美。
    然后小心的收起来,一点都不觉得尴尬。
    这让三个人不由苦笑,只能说,成功是有道理的,这份脸皮,一般人就比不了。
    此时,张瑞麟瞥了一眼远处的卢之强,猜到了一些什么,“小齐总…是奔着卢总来的?”
    本以为齐磊就算承认也得是隐晦表达,却不想,这熊孩子直接点头,“对呀!”
    三人:“……”
    曹老老眼一眯,“你不会对畅想控股也有心思吧?”
    齐磊爽快点头,“对呀!”
    三人:“……”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少年,略有失望。
    张瑞麟不死心,追问,“你不是有神舟了吗?何必要与老柳争一时长短?”
    齐磊坦言,“神舟现在没产能啊!畅想多好,都是现成的。”
    张瑞麟,“所以,你早就打算好了?抢走畅想的网吧订单,就是为了入主畅想之后,再把订单送回畅想去做!?”
    齐磊,“对呀!”
    三个人相视一视,却是不说话了。
    这已经是纯粹的商战,他们就不好插手了。
    而且,点到为止,听与不听,那是齐磊自己的事。
    齐磊看在眼里,淡然处之,自顾自的坐回去。
    “是我把三位弄到这个地方来的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三个人有点淡定不下去了,齐齐看过来。
    齐磊则是盯着浮漂,面色从容,“很抱歉,我知道各位都是百务缠身,可还是请几位来了。”
    张瑞麟皱眉,“那你请我们来,不会就是为了钓鱼吧?”
    齐磊,“有所求!”
    张瑞麟,“求什么?”
    就见齐磊扬了扬下巴,指了指远处的卢之强。
    三人不由无语,“你是求我们帮你说服他?”
    张瑞麟都气笑了,“小齐总,是不是太天真了?你怎么确定我们会帮你?”
    “就因为,你上面有人?”
    语气不善,齐磊这么做就有点过了。
    然而,齐磊来了一句,“求你们帮他顶住,千万别松口!”
    “什么???”张瑞麟一怔。
    任老和曹老也是愕然,有点没弄懂。
    帮卢之强顶住?这是什么路数?
    可是,齐磊根本没有他们多想的时间,突然朝远处的卢之强大声吆喝,“卢总,一个人怪寂寞的,过来聊聊啊!”
    卢之强:“……”
    卢之强盯半天了,那四个人在那边来来回回的,聊的火热,聊什么呢?
    之前说了,他一看见齐磊就知道这小子来是什么目的。
    现在,又和那老三位打的火热,还叫他过去?卢之强不可能不警惕起来。
    犹豫再三,起身收了渔具。
    等到了近前,淡然一笑,“小齐总也在啊!”
    “以往都是电视上见到,这回算是看到真人了。”
    齐磊回了一笑容,“卢总,把你畅想控股的股份转给我一点吧!”
    卢之强:“……”
    太直接了吧?
    缓缓坐下,却是没心思下杆儿。
    想了想,镇定下来:“你…有意进畅想?”
    齐磊点头,“对!现在只有我能让畅想起死回生。”
    卢之强再次沉吟,“确实。”
    畅想的麻烦很大,现在看来,老柳就算用尽浑身解数,能不能留下一口气都是未知。
    “不过……”卢之强皱眉,“小齐总,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可是事儿不是这么办的啊!”
    你下的套子,把畅想弄的半死不活。
    你勾结的德盛,拿走了畅想集团的第二大股东
    现在,你回过头来说,只有你能救畅想?
    玩呢啊?
    老柳宁可和齐磊拼命,也不会咽下这口气。
    “小齐总,在国内做生意,讲究一个分寸。你这么做生意,谁还敢和三石合作?”
    只见齐磊一笑,根本没有多说的意思,“那是我的事儿,卢总就给一句话吧,能不能给我一点股份?”
    卢之强眯眼,“你要多少?”
    齐磊,“不让卢总难做,1%”
    卢之强摇头,“1%和10%是一样的。”
    齐磊,“不一样,10%现在值五亿。1%,我给你5000万+4.5亿。”
    卢之强:“……”
    这就是赤裸裸的收买呗?
    第一反应是看向张瑞麟、任老、曹老。
    意思是,看来,三位已经和小齐总一条战线了?
    心下思考,那我到底卖不卖呢?
    好吧,卢之强真动心了。
    齐磊太直接了,也太舍得了。
    虽然他不知道这1%对齐磊有什么价值,可是,五亿确实不少,正好可以解决他现在的危机。
    (废话!量身定制的)
    卢之强在挣扎,要不是给他这1%呢?
    而就在这时,张瑞麟突然出声,“小齐总,何必呢?”
    卢之强一怔,有点没明白张瑞麟的话中之意。
    什么意思?张总在阻止齐磊?
    而再看任老和曹老的眼神....
    卢之强恍然大悟,这三个人不是和齐磊一边儿的!?
    而这时,张瑞麟一出声,齐磊就笑了,他今天的目的达到了。
    干脆收杆起身,“没关系,卢总可以考虑考虑,招商会不是还有几天吗?”
    说完,转身离去。
    是的,他今天的任务完成了,甚至可以说这次招商会的任务都完成了。
    这次看似无用的见面,其实只有一个目的——传达信息!
    其实,畅想控股是国资背景,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电脑企业,到了这个层面,一切的所谓商谋、明争暗斗、甚至钱上的利益,都已经不重要了。
    能不能收购,卖与不卖,齐磊说了不算,很多人说了都不算。
    可是,这种决定生死的时刻,往往只需要某个人、某个层面,点一点头,或者摇一摇头的事情。
    现在,比拼的是“势”!看谁能起势。
    所以,今天齐磊只传达信息。
    一共三个信息:
    第一,是一条基础信息,没有今天的这个场面也能传达。
    那就是,齐磊真的要收购畅想控股,而且明确的表态已经出手了。
    第二,是一个引子、一个诱惑。
    齐磊可以让畅想这个危机重重的庞然大物起死回生,而且,现在只有他能做到。
    第三,就是只有今天这个特定的场合才能传达的信息了。
    那就是:张瑞麟、任老、曹老。不站齐磊。
    或者说,齐磊目前处于孤立状态。
    而且,他只要1%!!
    为什么要刻意强调这三个人不站齐磊呢?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看看这三个人的地位就知道了。
    张瑞麟的海耳,那是中国企业的标杆儿,品牌出海的第一人,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个。
    海耳在这个年代的地位,为中国商界树立的榜样形象,甚至还要超过畅想。
    曹老的富耀,也是中国企业的榜样级存在。而且入世之后,富耀就被米国告了,不正当竞争。
    这种事儿,日韩,包括欧洲的大型企业身上都发生过,米帝的不要脸是出了名的,耍起流氓来也是轻车熟路。
    “国际惯例”,除了妥协,没有别的选择。
    可是,曹老父子开创的一个先河,跟米帝对着干,寸步不让。
    此时,两方正在打官司。
    某种意义上来说,现在曹老比张瑞麟更受关注,更可以代表中国企业的骨气。
    至于任老的HW……
    HW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的那个程度,一年的营收也不过40亿,盈利更是只有两三个亿,都不如三石。
    可是,在通信产业已经站稳了脚跟,而且是民营企业的代表。
    这三个人是有代表性的,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他们和柳纪向不属于一类人!
    这才是最关键的。
    事实上,当卢之强把电话打给柳纪向,将今天的情况告知,柳纪向就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。
    “你确定?张瑞麟,老曹、老任是不赞成齐磊收购畅想的?”
    卢之强,“确定!!”
    柳纪向沉默了,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    过了好久,“你也确定,他张嘴只要1%?”
    卢之强,“他多要了,可我不可能答应他啊!你放心,咱们是一个战壕的,他要是多要,这个电话我都不会给你打!”
    “没那个必要,纯属做梦!”
    “哎呀!我你还不了解吗?4.5亿的其它投资我都没动心,老柳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!”
    柳纪向点了点头,“我明白了。”
    放下电话,柳纪向又思考了很久。
    1%......
    1%!!!
    他既然想入主畅想,又把卢之强诓到了尚北,为什么只要1%?
    这1%代表了什么?说明了什么呢?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    说明…齐磊在试探!!
    是的,所有的一切因果,都指向一个最大的可能,齐磊的“势”…不大。
    说明…齐磊也不确定,收购畅想会不会引来麻烦,会会带来从上到下的连锁反应。
    所以,他要先用1%敲门。
    1%虽然不多,可也足以表明他的立场。
    等于向各方喊话,我要收购畅想!
    而通过喊话,就可以知道各方的态度。即便最后真的阻力甚大不可为之,他也仅仅只是有1%的瓜葛,可以全身而退。
    想清楚这些,柳纪向突然心情大好。
    这个小年轻儿,心思挺细啊!不得不说,事情做的漂亮。
    但是,在柳纪向看来,却是暴露了他的弱点。
    那就是,底气不足!
    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底气,或者说,没有得到多少支持。
    如果说,之前,柳纪向认为齐磊要染指畅想控股是少年的天真。
    那现在,他就可以换一种说法了,是三岁小孩的无根妄想。
    如果真是这样,那反而一切都简单了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柳纪向轻松不少,拿起电话,恭敬地拨了出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    两军交战,必先刺探虚实。
    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    像那种贸然突进的傻缺,积八辈子阴德也不见得能碰到一个,指望藏一招奇兵制胜,也是不太现实的妄想罢了。
    柳纪向也从来都不是庸才,奇兵制胜的把戏对他无效。
    所以,就像前面说的,这一仗拼的是“势”。
    其实,兵法无外乎攻守之道,矛与盾的较量。
    正如当下,齐磊是矛,而柳纪向是盾,而且是坚不可摧的铁盾。
    齐磊要想杀进去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老柳没有破绽,
    所以才要转换攻防,让柳纪向放下盾来攻。
    这时,齐磊这柄细矛才有破绽可寻。
    这就是吴宁之前说的,把老柳拉到齐磊的主场战斗的底层逻辑。
    只不过,局外人可能不太理解的是,齐磊为什么把张瑞麟、任老、曹老都推到对立面去?又要主动示弱的去试探呢?
    很简单,这就好比,同样是两军对垒,敌军连克数城,兵临阵下。
    即便我方数倍于他,也不敢轻举妄动,贸然出击。
    因为你不知道敌方虚实,万一领兵的叫霍去病,或者个个神勇,以一当十怎么办?
    老柳之前就是这种心态,即便他知道自己不太可能会输,也不敢冒然冲锋,要按兵法布阵对敌。
    可是,当你确切的知道对方乃是疲惫之师,无力再战,那还会消磨时间给对方喘息之机吗?
    当然是一鼓作气,速战速决!!
    于是,便要转守为攻,一击破敌。
    而齐磊,要的便是这个时机。
    说白了,他要的就是摊牌。
    最好就是那种彻彻底底的摊牌,他、畅想,还有上面的各种不同改革意见,坐在一张桌子上,大家有话说在明处,各显神通。
    也就是比大小来决定胜负。
    我要收购畅想,为什么要收?收购的道理在哪儿?比老柳强在哪儿?
    柳纪向不想卖,为什么不想卖?畅想在他手上比在齐磊手上强在哪儿?
    他和老柳就是辩论赛的正反辩方,阐明立场,各凭本事。
    最后,看谁能说服上面的不同声音。
    到底是把畅想继续给柳纪向管理,还是交给他这个搅局者,试试不一样的道路。
    只要上面的意见统一了,那成与不成就都简单了。
    是的,不会是像收购【畅想集团】那样,阴谋诡计、股市风去的。
    也不是什么曲折离奇的商战传说,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,最直接的解决问题。
    这也是唯一的方法!
    因为老柳不是毫无根基,畅想也不是一家民营企业,完全遵从市场规则。
    年初刚有收购想法的时候,老秦就说了,他们不方便出面只能暗中帮忙。
    为什么?
    因为牵扯太大,各面方的因素都要考虑。
    牵扯太大的情况下,你想按商业的逻辑去解决问题?那就是痴人说梦。
    只有让上面从齐磊口中听到齐磊的声音,而不是从柳纪向口中听到齐磊的声音,这事儿才有可能。
    也只有把那些牵扯都拉到谈判桌上,协调声音,否则齐磊就算把智商提到一万,用尽一切手段,也连【畅想控股】的边儿都摸不着。
    国资不是你想摸就能摸的!
    那么问题又来了,齐磊怎么确定柳纪向代表的改革意见,那些上面的领导就一定会坐下来,听他齐磊的声音呢?
    一定会!
    因为,这半年所有的努力,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做铺垫。
    首先,畅想集团已经在齐磊手里了。这就好比拿柳纪向的儿子做人质,再和老柳对阵。
    畅想控股是老柳的基本盘,可是畅想集团的电脑产业同样是老柳的心头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