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章 兵临城下-《红楼野心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就连京城的百姓,也因此轻松下来。粮价也应声下跌,几乎回复到了原来的水平。
    只是有一点,从南方来的粮食,几乎已经断绝,粮商的手里,也没有多少余粮。如果时间久了,不能及时补充,京城就有断粮的危险。
    不过人们都比较乐观,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,就能赶走鞑靼人。
    就连朝廷都从开始的惊慌中镇定下来,对于打败鞑靼人充满了乐观情绪。
    水月寺馒头作坊。
    水月寺和作坊里的人,基本上都撤走了,此时只剩下贾瑞、妙玉、张老财,外加陈奎、金环、银环几个人。
    他们最后检查了一遍水月寺和作坊,此刻正往城里走,准备撤回城里。
    “在这里呆了这么久,还真有些舍不得这里呢。”
    张老财感慨道。
    以前在流民营里,是这个作坊给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场所。
    在这里,他们一家家人吃得饱,住的暖,还能赚一些银子,有了一些积蓄。
    虽然每天都很辛苦,但是在这里安心啊。
    可恨的鞑靼人,竟然不让他们过这种平静安定的生活,真是可恶。
    但是鞑靼人就要来了,也不得不离开这里。
    妙玉看着作坊,也不禁感慨万千。
    “唉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鞑靼人会不会来这里,能不能一把火把这里烧了。”
    “算了,别想那么多,用不了多久,我们就会回来的,走吧。若是遇上鞑靼人,可就麻烦了。”
    贾瑞也只能这样安慰他们。
    他也不知道鞑靼人究竟能呆多久。
    跟大部分人的乐观相反,贾瑞其实比较悲观。这一仗即使打胜了,大德也必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。
    不是大德没人,也不是没有兵马,而是大德的兵马不团结,文武官员都各打各的小算盘。
    如果皇上领导得力,文官不爱财,武将不怕死,官兵同心同德,哪里至于让十来万兵马长驱直入,直逼京城?
    可笑的是,现在上上下下竟然还弥漫着一股乐观情绪,认为不用费多大劲儿,就能打败鞑靼人和莫古人。
    要是真有那个本事,在路上就解决了问题,还用等到兵临城下的时候?
    一路上都是逃难的人,有人骑着马、驴、骆驼,有的人坐车,更多的人步行。纷纷向城里逃去。
    人们脸上的表情,严肃、呆板、绝望,一些女人脸上甚至带着泪水。更有一些孩子,一边走一边嚎叫,惹来大人的声声训斥。
    城门口,巡城把总的人正在检查行人的路引。
    第(2/3)页